江门市委党校 梁 锋
我今年参加了江门市2014年干部教育培训师资班,聆听了6个专题课,参与了4次现场教学。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由中组部干部培训中心原主任姚雪老师主讲的《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2006年以来,我一直在江门市委党校各主体班尝试案例教学,从《依法行政》、《危机管理》到《法治方式》等课程我都一直运用案例教学,一直在学习、摸索、再学习、再摸索……。聆听了姚雪老师主讲的案例教学课以后,突然觉得茅塞顿开,重拾信心,对自己多年来开展案例教学作了重新检阅,有了重新认识和体会。
一、对案例教学的再认识
案例,就是已经发生的蕴含经验、知识和理论的典型事件。案例教学,是教师组织并引导学员根据授课的内容和教学目的要求,通过对案例的思考、分析和讨论,就问题作出判断,探讨理论与案例所反映实际问题的内在联系,培养学员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起源于哈佛大学法学院,是兰德尔院长在1870年创立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一般在课堂上没有概念、定义等理论性的教学,而是通过实际的案例分析讨论来理解理论、精神和原则。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先根据教学内容收集整理相关的案例,并作为教学资料发给学生。学生在课前仔细阅读这些案例,并根据需要参考一些相关案例,进行认真分析,作出判断。教师提出一系列有关案例的问题,组织引导学员分析和讨论,从而发现和理解案例中的理念和精髓,同时也使学生的思维和技能得到了训练。
案例教学法在培养学员的陈述、分析和对事实综合比较能力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它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育培训方法。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式教学
和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法相比,案例式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教学。传统的干部教育培训仍囿于“灌输”式的讲授理论内容,致使学员不想听、不爱听、听不进。而实行案例式教学法,改变了教学过程中单独由教师唱主角,学员处于被动接受的状况,把知识传播和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适时地提出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案例供学员思考,启发学员始终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使学员通过思考获得答案。
2、案例教学是一种参与式教学
干部教育培训是实践性、应用性都非常强的培训,要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案例式教学法能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案例这一中介,使学员置身于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因而学员的参与意识强,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这种方法不仅向学员阐明了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而且提高了学员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学员的参与意识大大增强,教学效果十分理想。
3、案例教学是一种民主式教学
传统的干部教育培训中,教师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学员个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实行案例教学,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员的主体地位,二者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地位是平等的,教师可以就案例阐明自己的观点,学员也可以就案例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案例教学中,学员和学员之间,学员和老师之间均可自由讨论、辩论,双方都可以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这样,各种观点得到充分表述,使大家对相应问题认识越来越清晰、理解越来越深刻。
姚雪老师认为,成年人学习五个层次:补充知识信息,岗位技术训练,研究工作方法,转变思想方法,触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年人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学习,交流是团队学习的关键。因此,新时期的党校教学改革应当主要探讨和推进案例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应当成为党校教学的主要形式。
二、案例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
案例教学关注的是学员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性、独立性和主体性作用如何充分发挥的问题。案例教学侧重于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更重要的是要让学员通过这一过程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这一要求,我认为,实施案例教学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并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1、知行合一与重在实践的原则。
传统干部教育培训模式追求的目标在于“知”,即帮助学员了解理论知识,而作为学员而言,求知的目的在于“行”。即利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案例教学的目的应寻求“知”与“行”的有机结合,重点在于培养实践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2、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原则
案例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员的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教师角色就要相应地实现从传统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讲人到组织引导者这一角色的转变。教师虽然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但仍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应始终发挥主导作用。
3、有效引导学员成为教学主体原则
不论采用何种形式的案例教学法,教师都应当注意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引导学员独立思考,分析并质疑,鼓励学员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成功地将学员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求索,成为真正的教学主体。
三、案例教学的组织过程
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涉及到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的问题。党校案例教学是集体攻关项目,以集体作为后盾,包括案例筛选、调研、备课、实施过程和社会资源整合都是集团作战,所以适于以教学小组或者项目小组的方式进行。小组成员视选题情况可以在本教研部内部或跨教研部选拔。根据我多年在江门市委党校各主体班尝试案例教学的经验做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准备工作
1、精选案例。在案例教学准备过程中,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精心组织案例,并在课前发给学员。教师在挑选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案例要真实性。无论什么案例都要有其人其事,案情要有起因、情节和结局。只有真实的案例,才能激发学员的兴趣,进入完整的案例情景去探寻和解决其中的理论问题。二是要有新颖性。即尽可能选择当地实践中的最新案例,以使案例教学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并通过案例讨论了解当地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三是要有典型性。即紧密围绕所要传授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理论选编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以达到通过案例讨论使学员加深理解法学基本理论之目的。四是要有综合性。即所选案例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涉及到多个理论知识以增强学员综合运用理论原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是要有多样性。既选择正面的范例,也选择反面的典型。在精选案例时,要反复斟酌,再三推敲,使之能够真正起到理解理论知识、锻炼学员思维、培养学员实践能力的作用。
2、熟悉案例。在将案例交给学员之前,教师必须先将案例精髓吃透,作深刻剖析,把握好案例的关键点,既要指出教学案例的优点,也可指出其不妥之处。以利于课堂教学时有效地启发、引导学员思路。对篇幅和难度较大案例,也可以要求学员提前准备,做到有的放矢。
(二)学员的准备工作
学员拿到案例材料后,在课前要花时间去反复阅读案例,并结合案情查阅其它相关资料,就案例中涉及的事实和理论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完成书面发言材料。学员的准备工作可主要从两个方面去做。一是布置案例,让学员课前准备。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不应该让学员在课堂上再花太多时间看案例,这一过程应在尽量在课前完成。并明确提出教学的要求,使学员熟悉案例,带着问题上课,实现由被动向主动角色的转变。二是注意选择提供给学员的材料的范围。案例教学目的重在调动学员的主动性、参与性,案例本身可能并无绝对正确的答案。因此,在给学员提供案例材料时,可以将案例结论部分隐去,允许学员自己分析得出各种结论性意见,将讨论和参与的空间留给课堂教学,从而给学员开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避免采用单一化和模式化的僵硬思维方式,培养创新的思维能力。
(三)案例教学的组织
组织实施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考虑各种案例教学方式,最长的程序链条是:案例选题——案例筛选——案例调研——案例撰写——原理导读——材料分发——案例介绍——分析案例——审视案例——案例点评。各种案例教学方式的具体程序不过是在这个链条中删删减减,并视情况不同作相应调整而已。实施案例教学的主体环节:
第一环节:介绍案例。把文字叙述与视听手段结合使用。学员按照教师的布置和案例材料进行准备。为避免顾此失彼,一般都要在课前就把案例以及案例涉及到的理论内容向学员交代清楚,最好是把涉及到的理论内容向学员做简要讲解。同时,指定参考资料范围。学员按教师提供的线索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在这一阶段,学员是带着案例中的问题去学习教师指定的内容,方向明确,思路集中。为组织实施下一阶段的讨论分析环节做好准备。
第二环节:分析案例。分析案例是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环节。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看教师能否启发学员的思维,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将分析一步一步地引向更深的层次,熟练地驾驭分析研讨的过程。教师可以先将学员分成若干组,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围绕案例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由各组推选代表发言,讲述本组对案例的理解、分析判断过程,提出解决争议的思路和结论。同时,各组学员互评,围绕如何解决问题的原则、程序、技巧、启示和建议等进行交流,达到相互分享经验智慧,共同提高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学员始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角色是一个主导者,主要任务是引导和启发学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讨论中教师应尽量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启发学员思考问题,给予学员充分讨论与发言的机会,鼓励学员积极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锻炼和提高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环节:审视案例。通过案例提炼理论,发展并不断完善理论体系。审视案例自始至终要紧扣案例,不能脱离案例本身提升理论。审视案例务必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缩小,要有针对性,依据案例的基本目的和主要问题,力求抓住要害,深入细致地进行分析,论述时要画龙点睛,把问题点明,把道理说清,把主题揭示出来。教师要以案例中的事例作为充分的论据,来支持自己提出的观点和建议。
第四环节:总结点评。在案例讨论结束时教师要进行总结点评,总结点评是案例教学画龙点睛之笔。教师在进行总结点评时,要对整个讨论情况作出评价,对正确的论点给予肯定和完善,指出一些带有倾向性和原则性的问题。同时,要拿出一个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案例分析。教师总结点评环节,首先要“准”,运用理论知识、概念、原理要准确,讲评要切中要害。其次要“精”,言简意赅,条分缕析,语言洗练,时间把握得当。再次要把握“分寸”,不能挫伤学员的积极性。总之,如果教师的总结评讲运用得当,会使学员对案例研讨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激发其参加下一次案例分析研讨的积极性。
总之,案例教学是干部教育培训中最受学员欢迎的教学形式之一。案例教学的目的不是告诉大家问题的答案,而是告诉大家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和方法,案例教学没有正确的答案,只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员分析、决策和采取适当措施的能力,训练一种系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采取行动的勇气与决心 。我在今后教学中,不断总结改进,将案例教学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行政管理教研室 梁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