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党校机关党建坚持以提升政治能力为引领,突出坚持“五抓”,着力提升“五力”,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基础,党建与业务“双促进”,党校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2020年党校工作得到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应武同志的肯定批示。
抓牢主体责任,把党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理念,校委会多次研究机关党建工作,提出具体措施,始终把党建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摆在同等重要的工作位置上,做到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同时,压实各党支部书记的具体责任,注重把干部培训、队伍建设以及重大活动与党建工作结合起来,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明确“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支部、科室一齐抓的工作格局。
抓好学习教育,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一是夯实理论学习基础。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列入校委会的“第一议题”,摆在校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各党支部学习的“常设议题”。完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个人自学“三级联动”学习机制。二是充分运用学习平台。用好用活“学习强国”“机关讲坛”“江门市干部培训网络学院”等平台,将学习全面融入日常,教职工“学习强国”活跃度100%,每天人均分达44分以上,排名市直机关前列。三是加强党性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赴南岭干部学院开展2期党性教育活动;七一期间开展“七个一”活动,特别是举办“听党话·跟党走”红色经典诵读比赛,以朗诵、配音、话剧等丰富精彩的形式展现了党校人的风采,引导全校职工更加坚定理想信念。
抓实组织建设,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是提升支部组织力。按照工作需要,优化调整党支部设置,支委会更具活力,极大提升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同时,加强党务干部培训力度,编印了《机关党务工作手册》,并将《党支部工作挂图》等制度上墙,党务干部业务能力不断提高。二是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全面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党内政治生活,严格发展党员、党费收缴管理和党务公开制度。建立了“五查五看”专项整改清单,建立了完善的党员档案,切实发挥支部的政治功能。三是创新党员活动形式。整体打造党员活动室、党校雕塑、党建文化标语、廉政文化宣传栏等,以及完善党员“政治生日”活动,不断丰富党员队伍的教育内涵,强化党性修养。
抓严作风建设,展现党校人的良好形象。一是把党规党纪挺在前面。常务副校长与各分管领导、分管领导与各科室主管分别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全体党员干部自觉签订《“八小时以外”自律承诺书》,制定了《校机关纪委工作规则》,配合市纪委监委派驻市委组织部纪检监察组对16名党员干部开展廉政谈话。坚持政治标准,树立选人用人的正确导向,并对新提拔的10位党员干部进行任前谈话。二是深入创建模范机关。紧贴党员干部作风实际,结合建党99周年,通过上一堂精彩生动的专题党课、举办一场红色经典诵读比赛暨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组织一次党建共建活动、同过一次政治生日、召开一次党员组织生活会、开展“学王烁、战疫情、强自信、建功业”学习讨论活动、慰问一批困难党员、开展一次扶贫济困慈善捐款活动,提高了党员的政治意识和党性修养。三是积极开展志愿服务。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组织党员干部积极投身高速公路出口、社区一线开展防疫61次。对接“双报到”社区的实际需求,组织党员主动为社区提供政策宣讲、送课上门、文明城市创建等特色服务,全年全校党员服务义工时长超1500小时,树立了“党校姓党、党员先锋”的良好形象。
抓准党校特色,实现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作为党直接领导的政治学校,突出党校特色,着力打造“红色+干部教育”,即打造“红色课堂、红色队伍、红色智库、红色服务、红色校园”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品牌,使党校的党建工作更富深度和广度。党支部和党员在发挥“两个作用”方面,自觉耕好“责任田”,持续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干部培训和科研咨政取得新成绩。特别是撰写的《在双线大考中践行好“两个维护”》在省委机关刊物《南方》杂志2020年第9、10期合刊发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关于破解我市企业人才困境,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的调研报告》获得了刘毅市长批示,率先完成1项国家级课题(《当代科学解释理论的演进逻辑与发展趋势研究》)并顺利结项,均实现了零的突破。教师以实际行动擦亮党校干部培训、科研咨政的品牌形象,助力侨乡发展。
机关党委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