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对外培训
肇庆市乡镇理论骨干培训班前来我校异地培训
文章出处:发布时间:2016-05-19

4月19日,节届谷雨,清代画家郑板桥有《谷雨》诗写道: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200多年前的板桥先生趁着春色,品茗吟诗作画,悠然得其所乐。而19-20日,肇庆市乡镇理论骨干培训班一行53人,在中共肇庆市委党校3位带队领导和带班老师的组织下,前来我校开展异地培训,学习和借鉴我市现场教学的经验和做法。

此时,岭南正值春夏之季,万物更新,百花争艳,百鸟争鸣,景色美得喧哗、艳得嚣张,不可胜收。然而,在这个美丽的时节,我们的教学安排满满,无有如板桥先生一样赏花品茗的闲情逸致,而是在辗转奔波,先后前往开平风采堂、赤坎南楼、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周恩来总理视察新会纪念馆和北门社区等五地开展现场教学,增长我们的见识和阅历,学习历史前贤和革命前辈们的思想和精神。

19日下午,我们的第一站是开平市廉政教育基地——开平风采堂,又名贤余忠襄公祠,是广东省级保护文物,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竣于民国三年(1914),是开平、台山两地余姓族人纪念他们的祖先余靖而修建的。余靖(1000 -1064),韶州(今广东韶关)人,原名希古,字安道,号武溪。他是继唐代张九龄之后岭南地区有一位名人,其道德文章著称于世。余靖是天圣二年(1024)进士,天圣八年(1030)书判拨萃头名。景祐三年(1036)范仲淹在朝以言事坐贬,满朝文武莫敢言,余靖越班呈奏《论范仲淹不当以言获罪》疏救范仲淹,亦遭贬为监筠州酒税,欧阳修与尹洙有异言也一同遭贬,史称“四贤”。余靖虽遭贬逐,从此声名大振朝野,后改徙监泰州酒税。庆历二年(1042),余靖调京复任集贤校理,次年春任右正言,判国子监、擢为知制诰。余靖与欧阳修、王素、蔡襄同知谏院,史称“四直谏”。余靖言语询询,宠辱不惊,敢于犯颜直谏,积极推行庆历新政,对当时复杂的宋辽夏三角关系有精辟独到的见解,多次上书。此后三年,他先后受命三次出使辽国,运用外交手段,捭阖纵横,折服雄据一方的辽主﹐最后在新筑的受降城上举行宋辽夏三方交好仪式,维护了宋朝利益和边邑的安宁。此时靖在朝承受多方压力,觉得比推行新政更重要的是自律自勉,遂书《从政六箴》,以“清、公、勤、明、和、慎”六箴总结他从政体验的精粹,成了他毕生的座右铭。语靖因使辽期间作“胡语诗”受诬告,再度被贬。他凛然以父老为由解官居家侍养,隐居于故里韶州凡六年,先后出任过吉州、虔州、桂州、潭州、青州、广州等偏远地方的地方官。所到之处,亲民善政。皇佑四年(1052)与狄青、孙沔一起平定广南路侬智高叛乱,平乱后独留广西做搜擒乱党和战后复建复产等善后工作,先后任潭州、青州知州。嘉佑五年交趾(今越南)犯边扰民,朝廷认为余靖“恩信著于岭外而令交趾畏”,命为广西体量安抚使率兵平乱,余靖以一纸檄文,不费一兵一卒就令交趾遣使求和,继而留为广州知州兼广东经略使、安抚使、市舶使等职,对南方的和平稳定作出巨大的贡献。余靖在岭南为官十年间,清廉自守,不载南海一物。他在庾岭三亭诗首篇“叱驭楼”的结句中写道:“若使当时嫌远宦,海隅何得有欢声?”余靖卒后赠刑部尚书,谥“襄”,后人尊称他为“忠襄公”,欧阳修作《赠刑部尚书余靖襄公神道碑铭》记其功绩。余靖生前好友及同僚、书法名家蔡襄曾作诗“总有谋猷裨帝佑,更教风采动朝端”称颂,宋仁宗也曾御笔亲题“风采第一,广南定乱,经略无双。”从此,余靖的后人就以风采堂为家族堂号,以纪念祖先的丰功伟绩。余靖为官四十余载,勤政有为,清廉自守,虽是千年前之事迹,但对于我们今天的勤政和廉政教育仍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今年已经是抗战胜利七十一年了,但是为了抗击侵略者和民族解放事业而牺牲的烈士的事迹不曾被忘记。趁着清明时节,我们又来到了开平赤坎南楼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基地,缅怀在南楼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而牺牲的七位烈士。赤坎南楼是开平碉楼之一种,是1913年赤坎司徒氏族人为防御盗贼而建,位于开平市赤坎镇潭江之滨,扼三埠、赤水之水陆交通要道,形势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楼顶设有探照灯,和平时期,南楼是航标,战争时期,南楼是关卡。1945年7月16日,抗战末期,盘踞三埠的日军,分兵三路进犯赤坎镇,司徒氏四乡自卫队据守南楼、北楼抗击沿潭江进犯之敌,迫使日军后退。水路受阻,敌不甘心,改从陆路进攻,动用了大炮和毒气攻击,致使七壮士中毒晕阙,被俘杀害。七壮士英勇抗敌的感人事迹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震撼,各地报纸争相报道评论。今天,我们通过此次学习,不仅了解七位烈士的英勇事迹,而且提升了对于国际形势的认识——特别是日本现在右翼倾向严重,不仅不为侵略道歉和悔过,反而试图修改历史和美化历史,还妄图借助广岛和长崎遭美国原子弹轰炸,把日本变成二战的受害国,借此机会,我们不仅重温了日军侵华残杀中国人的惨痛历史,更要以史为鉴,对当前日本的所作所为要有更深远的认识。

在缅怀了抗日烈士之后,我们又专程前往周文雍陈铁军陵园悼念了这一对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牺牲的革命恋人,学习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坚贞的革命气节。在近代中国,流行着一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1928年2月6日,在广州红花岗畔的刑场上,周文雍和陈铁军这一对坚守信念、永不叛党的革命恋人,被敌人押上刑场,他们态度从容,昂首挺胸,高唱《国际歌》,面对敌人的枪口,从容不迫地举行结婚典礼。在刑场上,周文雍说:“为了美好的共产主义,我甘愿付出自己的一切。”陈铁军接着说:“为了明天的青年能够愉快的工作,幸福的相爱,为了劳动大众不再受欺压,我们死而无撼”。陈铁军向周围的群众宣布:“我们现在举行婚礼了,让反动派的枪声来作为结婚的礼炮吧!”他们的“刑场上的婚礼”成为了传扬至今的特殊婚礼。在上个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还带着深深的怀念之情,谈起周文雍、陈铁军临别前的那张合影照片,说这表明了“他们最纯真最高尚的爱情”。周文雍陈铁军烈士虽然已经牺牲了将近一百年,但是我们党的事业,从小到大,我们国家从弱到强,先烈们用牺牲换来的胜利成果,一代一代传承和弘扬。因此,我们今天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不应该忘记先辈的努力,更要坚守先辈们的理想信念和坚强意志,多为子孙后代做实事。特别是我们作为党员干部,面对诱惑和错误,一定要坚守住自己的底线。

20日上午,我们班前往周总理视察新会纪念馆,重温周总理的历史足迹,学习他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继承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的优良传统。1958年7月1-7日日,周恩来总理到新会、开平和台山调查研究。在江门的一周,周总理先后视察了新会劳动大学、五和农场、大泽五和村、棠下周郡村、葵艺厂等单位,他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学校医院,同150多名各阶层人士促膝谈心,同一万多名群众亲切见面,细心倾听他们的意见。我们在纪念馆的多媒体室观看了周总理在新会人民会堂作工作报告时的珍贵录像录音资料,在实物展览室参观周总理视察新会期间使用过的实物展览,并观看了图片区展出的70多张珍贵历史图片。一个小时的参观下来,各位学员都被周总理的高风亮节、朴实作风所感动,纷纷表示要努力向周总理学习,努力做到时刻思想上想着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深入群众。

在参观了周总理视察新会纪念馆之后,该班又前往位于北门社区的新会区党员群众服务街开展现场教学。该服务街由区、街道、社区三级共建共享,打造联系服务党员、群众、义工和社会组织的综合性平台。党员服务中心内设综合党代表工作室(“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党员之家”、流动党员活动中心、远程教育培训中心和党员志愿者服务基地等,为全区党员和党组织提供组织关系接转、党务咨询、教育培训和困难党员帮扶等党内服务。义工服务中心内设新会区义工联、会城街道义工联和北门社区义工站,向全区注册义工提供组织、培训和日常管理服务,策划及推动各类义工服务项目,常态性开展安老、扶幼、助残、助学、济困等社会救助服务和社会公益性活动。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内设社工服务类、职工服务类、妇女儿童类、青少年类社会组织孵化总部。重点吸纳行业协会、商会、异地务工人员组织、枢纽型社会组织、公益慈善类、社会服务类、群众生活类等社会组织进驻,提供注册登记和孵化服务,搭建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平台,探索社会组织枢纽式服务管理模式,打造社会组织集聚基地和培育摇篮。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内设社区居民综合服务平台、社区长者膳堂,为区内家庭提供日常生活需求的转介服务。由专业社工对有需要的家庭举办居家养老托老、长者学堂,开办青少年发展性、预防性、治疗性教育,对特殊家庭提供亲子关系调适、单亲家庭支援、困难低保家庭救助和残疾人康复等服务,推动社区服务的多元化、专业化发展。经过北门社区副主任阮玉英的讲解和介绍,我们班里的许多学员都觉得新会区党员群众服务街的经验有许多可以借鉴之处,到时回去好好计划和落实。

两天的异地培训,短暂而有充实,肇庆市乡镇理论骨干培训班的学员纷纷表示学有所获,满载而归,并希望能在江门多一些时间,开展更多的学习内容。

 

 

 

 

(对外培训中心  供稿)

 

 

 

 

版权所有:中共江门市委党校 联系地址:江门市蓬江区农林横路11号
备案编号:粤ICP备14002492号 粤公网安备: 44070302000670
技术支持:广东迪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