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市委党校印发了《关于加强江门市市县镇三级党校体系化建设的工作方案》,方案提出,要统筹推进课程体系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发特色课程,要加大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力度,开发有特色、高质量的现场教学点和案例教学,形成一批有地方特色的现场教学范例。今天,刊发新会区委党校文章《新会区委党校打造“三类课”,构建“1+3+N”特色课程体系》,供全市党校学习交流。希望全市市县镇三级党校围绕党校体系化建设,突出师资建设、教学培训、科研咨政,积极开展改革创新,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成果,为全市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为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今年以来,新会区委党校在突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业主课的基础上,着力打造“案例课”“体验课”“大网课”,构建“1+3+N”新会特色课程体系(“1”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新会小鸟天堂”实践课,“3”即“总理足迹、陈皮产业、启超家风”三大系列专题课,“N”即围绕“六大工程”开发的特色课。)。
案例课”:紧贴实际,引导思辨
新会区委党校以广大党员干部需求为导向,立足改革发展难题,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重点打造案例课堂。一是做深做实陈皮案例教学。通过加强与省、市、镇三级党校的联动,在省委党校现场教学点——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合作开发以“专家解读+现场教学+案例分析”的组合式案例教程,不断完善陈皮产业系列课和8个现场教学点讲解,为多个省内中青年班、处级干部学员提供优质服务,引导学员从新会陈皮产业发展深刻思考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的路径和策略,提升改革攻坚能力。二是创新探索“正反结合”培训模式。今年以来,在新会区委党校举办“双碳实验室落户新会”“中创新航200亿项目落地新会”等2期表扬式培训,及时对重点工作进行复盘讲解,正面表扬总结,激活干部队伍活力。在新会区行政中心举办2期解剖式培训,通过查漏补缺、集思广益,开展批评式教育,汲取经验教训,助力干部少走弯路、加速成长。
省委党校乡镇镇委书记、镇长培训班现场案例教学
“体验课”:互动教学,入脑入心
“总理足迹、陈皮产业、启超家风”三大特色课以“专题课现场教学”为基本教学模式,引导党员干部深学真学实学。一是“情景式”培训,打造生动课堂。打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新会小鸟天堂生动实践”课程,围绕新会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诠释我区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演练式”教学,为新会区组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阳性应急演练”提供教学场景,切实提升疫情防控能力和水平。二是“体验式”培训,刷亮“新会劳动大学”品牌。围绕周恩来总理视察新会关于“工农结合、城乡结合、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结合”的题词,开设“学农”“学工”劳动体验式课程,让广大学员参与劳动教育,学习劳动首创精神,赋予“三个结合”新的时代内涵。比如,2022年新会区镇(街)党校管理者培训班引入柑普茶制作技艺理论课程和柑果入茶体验课程,启发学员对乡村振兴、陈皮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思考。
2022年新会区镇街党校管理者培训班劳动体验课
“大网课”:开放共享,随走随学
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会区委党校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由“面对面”逐步向“屏对屏”转变,开启“大网课”模式。一是量身定制党员微党课。为全力助推我区“1+6+N”全省党员分类管理试点工作取得实效,新会区委组织部、新会区委宣传部、新会区委党校联合推出六期“小精专”党员微党课。近日,第一期“在职党员”线上微党课已在“葵乡云课堂”火热上线。二是挖掘优秀师资录制专题党课。在新会区级师资库中选取示范课、精品课,结合“每个镇(街)一门特色课”,录制“六大工程”专题网课,比如“新会陈皮产业发展”“双水党校60多年的坚守”“古兜精神和围垦精神”“弘扬梁启超精神”等逐步上线,让党员干部不断“充电”,形成学习“磁力场”,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狠抓落实本领。
党员分类管理第一期微党课
中共江门市新会区委党校
2022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