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下午,2022年江门市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举行学员论坛,分享改革攻坚案例,搭建相互交流、集思广益的平台。市委党校党的建设教研室主任、教授廖显辉参加论坛并作点评。
论坛上,黄彦等8名学员代表先后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紧紧围绕城市品质提升、崖门精彩蝶变、教育领域编制保障、通用航空规划与发展、文昌沙公园征拆故事、国有企业改革攻坚、留抵退税和苏州工业园招商模式启示等主题进行了分享,深入分析了从改革攻坚案例中得到的有益工作启示,进一步坚定了中青年干部在改革攻坚一线砥砺前行的信心和决心。
廖显辉教授在点评时充分肯定了学员论坛取得的成效,认为学员们所展示的典型案例具有问题导向、实践特征和示范效应,通过分享改革攻坚案例达到了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的目的,学员代表用朴实的语言充分展示了工作成果,分享的改革攻坚案例让大家学习掌握了一系列跨行业、跨领域的专业知识。同时,他寄语广大学员要在工作实践中注重收集改革攻坚案例,理性分析工作启示并不断延伸思考,要加强提炼总结典型案例的成功经验,为广大中青年干部推动工作提供现实借鉴,不断提高攻坚克难本领。
黄彦:城市品质集中反映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是城市核心竞争软实力,是人民群众的期盼所在。从项目统筹协调的角度,我市城市品质提升工作有五个方面的做法:一是树信心,建机制,“小马拉大车”;二是高标准,强设计,“把钱花在刀刃上”;三是察民情,重历史,“量体裁衣”;四是学政策,强统筹,“机会给有准备的人”;五是顺民心,共治理,“众人拾柴火焰高”。
练庆铭:新会区崖门镇从“风头水尾”的小渔村到“龙头凤尾”的湾区桥头堡,十年来通过“五破五解”,坚持“一张蓝图画到底”,成功破解工业强镇、人才聚集、三产兴旺、乡村振兴、城镇发展五大难题,经济社会发展从长期居后三名一跃成为新会区综合实力保持前三的发展标杆。进入新时代,崖门镇正不断坚持“古兜大会战”的勇气和毅力,在改革攻坚发展中主动担当作为,勇于开拓进取,争创更大辉煌。
陈卫东:市委编办坚持“编制为民”理念,以“全市一盘棋”的工作思路,通过“跨区域、跨领域、跨层级”等方式,多渠道统筹调剂编制资源,建立起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调剂长效机制,实现了全市教职工编制的跨区域、跨领域、跨层级的动态调整,有效保障教育领域编制需求,极大促进我市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和资源共享。
李传刚:为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的工作部署,积极传承和弘扬冯如精神,我市正加快推进恩平通用机场、台山通用机场等规划建设,进一步完善我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带动提升我市现代物流、先进制造、旅游服务、应急救援等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水平,最终形成完整的通用航空产业链生态圈。
何淑娴:昔日破败的厂房和员工宿舍,经过对265户、约1.41万平方米的拆迁后蝶变成江海区礼乐街道新晋网红打卡点——文昌沙公园。这背后是礼乐街道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的真实写照。“走进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四个千”的拼搏精神激励着大家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创下了一个个“记录”。
陈俊伟:作为一名国企干部,要始终牢记习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坚持党建引领,完善企业治理;要推动重大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优化结构布局;要加强科技引领,加快自主创新,让国企焕发新活力;要牢记使命、奋勇前行,奋力打造出江门本地的千亿级市属国资平台、实现国企高质量发展。
丁帅:留底退税政策是今年党中央、国务院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中的重头戏。江门市各级财政、税务部门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统一部署,精准、高效的落实这项政策,将税款以“真金白银”的形式实实在在地退还给企业,直接增加企业即期收入,对于正处在扩张期、急需资金支持的企业,能够起到帮一把、渡难关、扶一程的作用,助力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轻装上阵。
陈嘉敏:学习先进理念、借鉴成功经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应积极借鉴苏州工业园等先进园区的发展经验,加快构建专业化的投资服务体系,营造公平、透明、开放、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提升招商吸引力;加快构建“大招商”发展格局,推动各级协同,凝聚招商强大合力促发展。
(教务一科 中青一班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