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分校
典型案例,江海区礼乐街道英南村入选
文章出处:中共江门市委党校江海分校发布时间:2023-08-30

近日,中国干部网络学院发布全国基层干部培训课程典型案例,围绕农村党建、乡村产业发展、农村文明建设等方面,重点推介了一批典型村,供全国各地学习借鉴。目前,所有村典型案例已在中国干部网络学院上线。其中,江海区礼乐街道英南村入选。


中国干部网络学院网截图


江海区礼乐街道英南村

执党建引领之笔

擘画“村美、人和、民富、业兴”新图景

英南村位于江海区礼乐街道南部,辖区面积2.0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248人。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共有70名党员。近年来,英南村以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创建为契机,不断强化组织建设、推动制度创新、坚持法德并重、增进民生福祉,先后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5个国字号荣誉,村党总支书记胡日强于2019年获评广东省“百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


定民心,“支部+基层组织”促进组织互联共建。抓牢抓实各类基层组织向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强化“村民议事委员会”和“志愿服务委员会”作用发挥,组建村乡贤理事会,凝聚各类基层组织工作合力。自2021年至今,英南村各类基层组织向党组织报告工作超80次,为群众办成实事好事100多件,村党总支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聚民力,“党员+村民”促进党群力量共融。全面推行党员责任岗、村民积分管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等制度,将党员领岗履责情况作为“评星定级”和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依据,将村民积分与股份分红挂钩,有效激活党员群众参与热情。完成网格党组织全覆盖,推动支部50名党员担任网格员,制定网格员管理办法,实行工作清单管理,通过理论+实操,线上+线下进行分类培训,提升网格员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

促民风,“法治+德治”促进基层和谐共治。严格落实村级党组织书记小微权力清单、“四议两公开”等制度,督促党员干部依法依规履职,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践试点、广东省基层立法联络点落户英南村。坚持用德治成果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以英南乡贤馆为阵地依托,培育乡贤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传承和发扬近300年历史的赛龙舟文化,串起浓浓乡情乡谊。

带民富,“农业+旅游”促进发展成果共享。积极打造“乡村旅游+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引进集农业观光、农产品采摘、农家 乐等为一体的农业生态园,实行集体开发、连片种植、分户承包,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成功打造“南堡书屋”和“南堡1980风情街”,高质量完成党建公园、法治公园、“七彩南堡”、两河三岸景观、污水管网建设等民生工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着力建造起美丽的“画里乡村”,英南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村所获荣誉

2022年10月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2021年6月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2021年1月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2019年12月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2018年被评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2020年12月被评为广东省文明村;

2020年12月被评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2017年10月被评为广东省卫生村。


相关附件:
版权所有:中共江门市委党校 联系地址:江门市蓬江区农林横路11号
备案编号:粤ICP备14002492号 粤公网安备: 44070302000670
技术支持:广东迪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