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下午,新会区委党校在茶坑村党群服务中心举办“从梁启超‘乡治’论看推进新时代基层治理”调研座谈会,通过深挖梁启超“乡治”论内涵,及其在新时代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进一步擦亮茶坑“乡治”文化名片,奋力打造“强区强镇富民兴村”新会标杆。
本次会议邀请不同行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区、镇、村三级基层治理实际工作者,从各自的角度进行思考阐述,如何将梁启超“乡治”论更好地与新时代基层治理工作相结合,助力我区基层治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展现自治智慧,德治法治并举。五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尚小华表示,梁启超“乡治”论体现出了德治的本质,要有效实现基层群众自治,需要实现对传统社会治理模式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区委政法委综治工作股股长黎海明表示,以“德”“法”共治一体的方式推进法治乡村建设至关重要;区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股负责人李琪苑结合单位职能,提出通过深化村(社区)法律顾问服务基层工作、加强基层矛盾化解工作、提升农村法治素养、规范基层综合执法等举措,传承启超“乡治”文化,多维度推进新时代基层治理;大鳌镇东风村党委书记黄长玲,详细介绍东风村以“法治”促进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做法。
擦亮宣传底色,赋能基层治理。新会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黄金杏表示,结合推进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要求,实践梁启超“乡治”论以及茶坑村“乡治”,需要发挥乡风文明的积极作用,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江门日报新会记者站站长叶田表示,主流媒体赋能“乡治”论,要做好顶层设计、加强与各部门单位合作、尝试跨界融合,强化启超“乡治”宣传的统筹力、公信力、创新力。
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效能。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区委两新工委副书记戚孙瑜结合社工部职能表示,要在机制保障上下功夫、在村民自我管理服务上下功夫、在凝聚社会力量上下功夫,持续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区委调研室负责人吴悦强表示,创新社会治理、打造新时代基层治理新会范本,要注重在文化传承上彰显特色,在示范打造上突显优势,在区域治理上创新求变,在服务大局上发挥作用。
溯源“乡治”历史,深挖现实意义。区教育局二级主任科员王林,通过分析梁启超撰写《乡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状,提出要重点解决乡村师资力量短缺和资源不平衡的问题;会城街道党工委委员,驻茶坑村第一书记陈俊颖表示,进一步挖掘梁启超“乡治”论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需要充分结合梁启超法治思想、家教家风的传承等,从学术研讨会、项目申报、论文征集等方面开展研究。
理论联系实际,用活茶坑“乡治”。新会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李红卫表示,党校将从阵地建设、师资建设、课程建设、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等方面发力,将梁启超“乡治”论运用到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当中去;沙堆镇人大专职主席谭向阳表示,基层人大代表要化身“民主程序员”“联络协调员”“监督促进员”,推动基层治理走深走实;茶坑村党委书记梁国安表示,茶坑村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深入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在新时代传承和发展启超“乡治”论。
座谈结束后,与会嘉宾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对茶坑村进行实地走访,走进街头巷尾、店铺农家,了解宏文学社对启超先生的启蒙意义,细读茶坑村的村规民约,品读茶坑历史,细悟茶坑“乡治”。
下一步,新会区委党校将继续坚守党校初心,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联合各相关单位,发挥职能优势,做好“乡治”大文章,擦亮茶坑“乡治”名片,找准梁启超“乡治”论与基层治理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助力我区基层治理工作高质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