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院新闻
开平市委党校大力推进主体班培训工作的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
文章出处:发布时间:2015-12-01

近年来,开平市委党校结合培训实际,主动作为,发挥党校优势,突出党校特色,提升培训实效,积极探索主体班培训制度改革,推出《学员管理制度》《主体班班主任工作手册》《主体班工作流程图》等一系列创新培训管理工作的制度,努力提升培训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主体班培训工作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

(一)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干部实际需求为目标,创新培训模式

创新经费保障制度,增强经费可持续性。将办班所需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凡纳入年度计划的主体班,其培训经费均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由财政部门直接审核拨付。经费预算的独立和拨付保障渠道的畅通,保障了党校干部培训工作按计划有步骤进行。

创新需求调研,增强培训针对性。坚持“走进学员、贴近学员、了解学员”方针,在教学计划制定之前进行调研,积极采取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征集学员需求,真正摸清不同班次、不同类别的学员对培训专题和现场教学点等的需求情况,围绕学员最需要掌握的中央精神、最想学到的理论知识、最希望提高的素质和能力,做好培训项目策划和课程设计工作,从而真正实现“缺什么补什么”。

创新培训方式,调动学员积极性。建立起“创新教学方法、配强师资力量”的“二轮驱动”培训方式。在教学方法上,突破了以“教师为主导,教室为中心”的传统单一教学方法,加大案例式、研讨式、情景模拟式、现场体验式等现代教学方法的应用比例,实现听与看、学与想、教与研、动与静的有效结合。在师资配备上,采取“请进来”的办法,努力抓好党校外聘师资库建设,目前已建立起一个由“党校教师+党政领导+企业高管+高校教师”的外聘教师师资库,储备了40多人的师资常量,夯实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基础。

创新课程设置,增强培训实效性。在课程设置上,坚持贴近科学发展的需要,贴近干部成长的需要,贴近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需要,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按照不同层次学员的实际需求,科学设置涵盖理论武装、党性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市情市策等主要内容的培训课程,构建符合需求、特色鲜明、实用性强的培训课程体系。

(二)以强化学员管理和完善服务意识为重点,创新培训机制

创新管理制度,严格培训管理。一是创新学员管理制度。根据“从严治校,从严管理”原则,根据开平市学员实际情况,制定了《主体班学员管理制度》,对学员培训期间的纪律、学习和考勤等情况作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确保主体班培训有序顺利开展。二是创新班主任管理制度。实行了班主任跟班制度,在学员培训过程中,每个班次结合实际安排1-4名班主任,班主任全程跟踪,负责从学员报到到培训班次结业过程中的全部组织、管理、协调工作,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规范工作流程,促进精细管理。在总结多年办班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制定了《党校主体班培训工作流程图》,规范了各类主体班的培训管理工作流程,建立了“训前充分准备、训中跟踪管理、训后总结反馈”的培训工作流程,工作人员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按流程办事,大大减少扯皮推诿和请示报告,较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将环节繁复的培训工作用流程图来指引和实施的做法,促进了干部培训管理工作的制度化、流程化和规范化,有效地提高了培训效果。

创新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质量。一是教学管理工作创新。在严明制度、严格管理的同时,强化服务意识,在管理过程中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开班前,召开培训工作协调会议,商讨服务方案,细化服务流程,对培训期间各项工作做出安排,落实专人负责,形成全员抓管理,人人都是服务者的良好氛围。开班期间,校领导深入课堂、食堂和宿舍进行巡堂,深入了解和掌握学员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听取学员的意见建议,并结合实际情况,能改即改,不能马上改的做好解释工作,尽力满足学员的培训需求。二是后勤服务工作创新。牢固树立“服务在先”、“细节决定成败”理念,全校联动,细化服务环节,展示党校良好形象。从入学到结业,协调妥当、认真负责地对待班前筹备、班中协调、班后总结等每一个环节,为学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

(三)以实现教学相长和提升培训质量为宗旨,创新培训评估

强化质量评估,提升教学水平。一是严把“课题准入关”。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对要进入主体班讲坛的专题,在要求教师自主备课的基础上进行新课试讲和现场点评,课题教师根据点评建议,不断补充完善,只有试讲达到较好效果,才可以登上主体班讲台。校外兼职教师的教学专题,在开讲前,也要将该专题的授课提纲、课件等相关资料交由党校相关职能股室审核把关,并将意见反馈给外聘教师。二是进行多维度评测。创新制定《教学质量评估表》,学员与听课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态度及教学效果等评估要素,对教师授课情况进行总体评价。不定时召开学员代表座谈会或者访谈个别学员,听取大家对授课质量的意见建议。将评教结果与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汇总分析后反馈给授课老师,作为教师改进教学与学校选聘教师的主要依据,不断提高学员对教学的满意度。

严格学员考评,实施综合评定。一是创新学员考核机制。不断探索完善和精心实施学员考核办法,创新制订出涵盖理论学习、党性锻炼、能力建设、作风养成等方面的量化考核评分机制,对学员培训期间的表现进行百分制考核,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学员考核等次。对确定为优秀等次的学员,颁发优秀学员荣誉证书;对考核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学员,不予结业,由组织部门重新安排补训。二是创新学员在校表现反馈机制。将学员在校期间的综合表现情况通过《主体班学员学习情况反馈函》、《主体班学员综合情况评价表》等形式及时反馈至学员所在单位主要领导,并向组织部门汇报。

主体班培训工作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的实施,使培训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后勤服务工作得到进一步优化,学员学习意识明显增强,教学质量和培训效果有较大的提高,为从严治校、从严施教、从严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促使开平市委党校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

 

(开平党校 供稿)

 

 

版权所有:中共江门市委党校 联系地址:江门市蓬江区农林横路11号
备案编号:粤ICP备14002492号 粤公网安备: 44070302000670
技术支持:广东迪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