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际行动
昨日,在江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学员们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分享心得体会。大家表示,通过学习研讨,更加深化了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了奋进新征程、夺取新胜利的信心和力量,将持续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抓工作落实、深入实施“六大工程”、推动江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
加强“四力”建设,开创江门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冀表示,将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迅速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加强政治力、业务力、创新力、统筹力等“四力”建设,以宣传之力激发全市干部群众的冲天干劲,凝聚起社会各界建设中国侨都的磅礴力量。一要增强政治力,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强化忠诚核心、拥护核心、捍卫核心的高度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切实履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职责使命,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坚决守住政治安全底线。二要增强业务力,构建海内外同频传播的新格局。深挖江门文旅资源把故事讲柔、策划大型活动把故事讲透、借助传统节日把故事讲活、利用明星流量把故事讲巧、借助情感载体把故事讲深,大幅度提升江门在海内外媒体的曝光率,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从江门看中国。三要增强创新力,提高宣传工作的实效性。以更大气魄推动媒体融合改革发展,切实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四要增强统筹力,凝聚宣传思想工作合力。树立全市“一盘棋”的大宣传格局,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新闻宣传铁军。
陈冀表示,将发挥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统筹抓总作用,以更大力度推进各县(市、区)的文明创建,让江门成为展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窗口。在文化事业建设领域,统筹好各县(市、区)的本土文化资源优势,致力于打造一批原创性、侨乡味、中国风、国际范的文化精品,让文化自信成为江门侨乡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层的自信。
努力走出彰显蓬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通过研讨学习,我深受教育和启发,更倍感责任和压力,也增添了主动担当作为的动力。”蓬江区委书记劳茂昌表示,将不忘初心、勇毅前行,积极抢抓“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全面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六大工程”部署安排,奋力当好江门构建新时代侨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先行示范。
劳茂昌表示,要弘扬“冲天干劲周郡社”精神,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实施蓬江区“3个100人才引育工程”,对标深圳、苏州等先进地区,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做好干部培训工作,锻造敢闯敢试干部铁军。要发扬老一辈甘化人抓改革、促发展的干劲和魄力,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走出一条彰显蓬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快智能家电特色产业园、现代化特色食品产业园建设,推动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规模化高端化发展,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大型产业集聚区蓬江片区规划建设,打响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攻坚战,全面拓展发展新空间。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更有温度的幸福蓬江,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从严从实从细抓好疫情防控,筑牢疫情防控“铜墙铁壁”,确保万无一失。
为全市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出党校贡献
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张学东表示,党校作为干部培训的主渠道、理论研究的主阵地,要更加自觉地履职尽责,发挥职能优势,高质量开展专题培训,组织开展研究阐释,深入开展理论宣讲,为全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做出党校贡献。
张学东表示,全市各级党校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办学治校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刻理解和把握加强党校自身建设的历史机遇、深刻理解和把握市委市政府对全市党校的殷切期望,将党校打造成“再造干部的摇篮”,谱写新时代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一要做强做优主业主课。围绕“六大工程”,举办新工业、新科技、新园区的“三新班”以及侨政策、侨文化系列班,开发新会陈皮产业、英南村基层治理等各领域本地先进案例。开发组合“专家解读+部门宣讲+问题研讨+异地考察+现场教学+成果展示”的培训链条,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要努力提高科研咨政的质量和效益。围绕“六大工程”及对接支持服务两个合作区建设等领域深入研究,争取出更多的市情与咨政研究精品。三要大力提高自身建设水平。以市委党校新校区建设为契机,推动建设全国侨务工作培训基地,把党校打造为宣传江门的重要窗口。
以“三个围绕”加强统计分析研究工作
市统计局局长黄俊伟表示,做好统计分析研究是统计部门发挥职能作用的重要体现,该局成立16人组成的统计分析专班,努力打造全省有影响力的“精、专、特”统计分析队伍,争取在统计分析研究上出精品出成效。
黄俊伟表示,将重点以“三个围绕”加强统计分析研究工作。一是围绕国情、省情开展分析研究。通过加强与省内标兵、追兵城市以及国内先进地区的比较分析,找准我市发展定位,发掘我市发展的潜力,撰写有质量的专题分析报告,助力我市经济发展争先进位。二是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工作部署开展分析研究。重点加强对我市重点产业链创新链、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研究,加强对我市工业园区与国内先进地区园区的对比分析,为“科技引领”“工业振兴”“园区再造”等工程实施提供统计参考咨询。三是围绕我市发展质量问题开展分析研究。对我市企业、行业、产业拆分数据进行结构、质量分析,对不同行业、产业的投入产出情况进行精细的量化分析,研究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积极为经济决策建言献策。